第(3/3)页 “只是……我都没有答应。” 赵谦自然知道女儿在顾虑什么,礼法束缚啊。 如果是以前,他也不支持女儿抛头露面。 倒不是觉得女人就该相夫教子什么的,而是怕影响到女儿的声誉,以后不好嫁人。 不过今天的经历,却让他有了别的想法。 时代不同了,福清公主整日拉着一帮子小姐妹做事情,必然是经过安平侯同意的。 以他的智慧,这么做必然有极深的用意。 虽然自己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跟着聪明人走,总是没错的。 再说,自家女儿好像颇受福清公主重视,有她在还怕嫁不到好人家? 想到这里,他就鼓励的道:“如果你想去,就去吧。” 赵芝没想到会得到支持,惊喜的道:“真的?” 赵谦笑道:“爹还能骗你不成,有福清公主照看着,爹也放心。” —— 宫里,陈景恪被老朱强行拉了壮丁,拿着一卷试卷翻看起来。 老朱扔给他的,正好是诸侯们的试卷。 他翻开瞅了一眼,一口老血差点喷出来。 这踏马写的是啥? 找只蜘蛛蘸点墨水,放在纸上爬,都比这字好看。 不过他也能理解,出身低微,靠军伍里卖命博取一个前程。 哪有时间去学习文化知识。 能写成这样,估计也是临时突击学会的。 他仔细分辨,发现写的倒是还行。 什么是国,什么是民,什么是君……这些问题都回答的中规中矩。 至少说明他们认真学了。 冲这个态度,未来封国就很难出现妖魔化的事情。 后面有治军的内容,他写的就多了。 真可谓是扬扬又洒洒,显然是经验丰富。 提到如何治理土人,他体现了一个军人应有的特色。 杀伐果决。 不听话的杀全家,听话的分土地教化。 甚至还提出了一些针对土人的作战方式,可见他不是随便乱说,而是真的考虑过的。 对于这些内容,陈景恪相当满意。 这个人,适合掌握军事。 至于国政……就他对国政的认识,还是让国相府暂管的好。 第二份试卷,是代王朱桂的。 只看了前三题,陈景恪的眉头就皱了起来。 踏马的,老朱的基因真奇怪,那么多儿子要么是大才,要么是活畜生。 没有平庸的。 这个朱桂……就属于后者。 他在试卷里直接就写了,百姓就是奴仆,官吏就是管家,君王就是一家之主。 就这个认识,要是让他掌权,后果不堪设想。 想到这里,陈景恪直接将试卷丢给了老朱: “陛下,这位……若非他是您的儿子……您还是自己看看吧。” 老朱见他如此生气,也非常好奇,接过试卷一看,老脸不禁一红。 这想法,怎么这么熟悉呢。 肯定不能承认是和自己学的,只能装糊涂大骂道: “这个混账东西,真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把他的封国取消了,先丢在国子监多学几年再说。” 朱标接过试卷扫了一眼,也是眉头紧皱。 换成以前,他或许会认为,先让朱桂过去当几天国主再说。 如果实在不堪,再将他召回训斥。 可经历了朱樉之事,他再也不会有类似的想法。 就这种认识,去了封国还不知道要怎么折腾百姓呢。 而且他还是亲王,国相府肯定是管不住他的。 可是突然将他的封国取消,影响也太大了,换成谁都可能无法接受。 必须得想个合适的借口才行。 那么,什么借口呢? 朱标将目光看向陈景恪:“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他昏迷一段时日,又不伤他身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