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威尼斯军队惊愕的眼神中,八百名士兵点起火把,在火把的光芒下,展开了圣提多的旗帜。 没等他们做出反应,滚木和巨石向山下滚去,火油罐和石灰罐如冰雹般砸向他们的头顶,军阵顿时慌乱起来,本就士气低迷的威尼斯军队开始四散而逃。 “为了皇帝,也为了我们死去的兄弟,杀!” 卡西姆高声怒吼,火枪齐射,弓弩连发,士兵们手持武器,发了疯一般朝山下冲去。 …… 非洲西南部,东罗马帝国,新色雷斯殖民地。 五年前,第一支载着五百名罪犯的卡拉维尔帆船队抵达这片水草丰美的土地,在这里开荒种地,捕鱼打猎。 后来,越来越多的罪犯和移民者来到这里,在风暴角周边陆续建立起三座城镇,以最初的三艘舰船为名,分别是新色雷斯港,圣海伦娜港和哈德良镇,白人移民的人数达到四千。 最开始的两年里,新色雷斯殖民地的开拓非常野蛮,毫无秩序可言,被流放到边远之地的囚犯们心中充满怨气,对帝国中央非常不满。 但是,当粮食逐渐枯竭时,罪犯们不可避免地要为了生计发愁,他们开始自相残杀,劣汰留良,争夺食物和工具。 第一批的五百名罪犯中,只有不到一半人见到了第二批舰队的到来。 根据帝国中央的指示,每一批舰队只会给移民者们提供极少量的食物和堪堪够用的工具,从而从生计上控制他们。 在经历过血腥的残杀和时间的沉淀后,移民者们内心的暴戾逐渐消减,随着土地的开垦,他们有了新的敌人,每天忙着与凶残野兽和凶残程度不下野兽的土著作对,必须依靠帝国的补充才能站得住脚,不得不向帝国妥协求和。 他们开始发现,相比于争一时之气,更重要的事情是活下去。 于是,幸存下来的移民们开始建立组织,将大家团结起来,共同渡过艰难岁月。 接着,更多的移民者被送往新色雷斯,他们中有些是罪犯,有些是被解放的奴隶,还有些人在地中海沿岸混不下去,自愿前往新的土地。 与移民者们一起前来的还有皇帝的军队和官员,殖民大臣威廉和比热戈斯总督哥西亚带着几百名黑人卫队大摇大摆地在三座城镇中转了一圈,随后宣布整个南非为罗马皇帝所有,他们都是罗马帝国的子民。 在武力的威慑下,三座城镇先后宣布效忠罗马皇帝,在圣奥斯丁站稳脚跟的利姆尼奥斯伯爵领也并入殖民地,新色雷斯自此脱离了野蛮生长阶段,开始走上正轨。 根据以撒的最高指示,殖民大臣威廉再一次搬了家,将帝国殖民署迁往新色雷斯港。 哥西亚伯爵带着他的黑人卫队离开时,殖民大臣威廉已经搭起了新色雷斯第一军团的框架,还以武力慑服了周边几个科伊桑部落的酋长,和他们签署保护协议,将他们纳入新色雷斯殖民地的统治范围。 根据保护协议,科伊桑酋长们向罗马皇帝效忠,接受罗马皇帝的保护,享有自治权,无需上缴赋税,但战争时期需要提供仆从兵。 解决了内外问题后,新色雷斯殖民地迎来了几年的大发展,更多的移民来到这里,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更多的商品开始在集市上流通。 科伊桑部落原始的信仰和不成型的文化在发展成熟的基督教和罗马文化面前简直不堪一击,传教士们从沿海深入内陆,为了心中的理想,不远万里地来到一片片蛮荒的土地上,向酋长们讲经传教,教他们说希腊语,同时观察各地的风土人情,测绘成图,记录成册。 为了减少传教的阻碍,以撒特别召见了几位名声远扬的传教士,叮嘱他们在婚姻上面不要太过较真,淡化一夫一妻制的理念。 实际上,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不少部落酋长心头一热接受洗礼后,很快便悔了过,原因之一就是他们享受惯了妻妾成群的感觉,不愿接受基督教的一夫一妻制度。 根据五年间绘制的地图,殖民大臣威廉将非洲大陆的西南部划分为十二个行省,制定了新色雷斯殖民地之后的发展方针。 第一步,将重心放在最早开发出来的四个行省上,增加人口,开垦荒地,建设城镇,大力发展贸易,以珍惜动物组织和染料作物为主要出口商品。 第二步,从四个行省沿海岸线向四周探索,移民垦荒,将更多的土地纳入实际管辖区。 第三步,全面进军内陆,彻底占据这片膏腴之土。 为了尽快增加人口,殖民大臣威廉还出台法令,规定凡是学会希腊语,信仰东正教的科伊桑部落民可以随时找到镇上的治安官,登记成为合法镇民。 这个时候,来自北方的班图黑人还没有大举南下,科伊桑部落民还在使用石器,对土地的利用率极低,这为殖民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由于情况特殊,早期的殖民地很难形成大型城市,殖民者们全指着最好的土地占,完全不存在内卷,哪怕新色雷斯发展成型,也一定会地广人稀。 对于帝国中央来说,地广人稀当然是好事,没有大城市就很难有成型的工业,他们只能以农牧业产品交换必要的工具,衣服和其他工业品,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对本土就会产生很严重的依赖。 新色雷斯港的殖民署中,殖民大臣威廉正在举办一场送别宴。 宴席十分隆重,殖民地的各位高官贵族均列席其间,不少改信正教的科伊桑酋长也受邀赴宴。 几周前,一支大型舰队抵达新色雷斯港,舰队上不仅有移民者和商人,还包括一群远道而来的小贵客。 航海学校远洋学院的学生们。 宴席上,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狼吞虎咽地吃着眼前的烤肉,一边吃,一边殷勤地邀请一旁的哥伦布。 “喂,哥伦布,这可是烤长颈鹿肉,稀罕货,就连皇帝都吃不上新鲜的呢!” “你怎么不吃?” 哥伦布没有动,眼睛直直盯着人群中的中年男人,眼里全是羡慕。 “哦,那是埃斯特旺·达·伽玛,他们家也是老牌航海世家,在几年前被我父亲举荐给伊萨克皇帝,现在担任远洋船队的舰队长。” “这一次,他会带着一支由四艘卡拉维尔帆船和三艘补给船组成的大舰队向东航行,寻找香料和黄金之国,印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