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烈酒专营-《1444,拜占庭再起》


    第(2/3)页

    “我听巴西利厄斯说,你在学校里的成绩每次都是第一,以后要是有想看的书,只管找我要,教会的禁书也可以。”

    曼努埃尔显然吓了一跳,连连摆手。

    “你上次给我寄的书被父皇发现了,他全给扔了。”

    以撒笑着摇摇头,没有继续在这个话题上纠缠。

    “你们最近在学什么?”

    “每个老师教的内容不同,文学诗歌,建筑艺术,各国历史,功课很多。”

    “巴西利厄斯教授最近在讲古典历史,讲汉尼拔和布匿战争,变得有趣了很多。”

    “他之前讲政治的时候,学生们都不爱听,现在换了一种方法,把政治夹杂在历史故事中,大家的兴趣就提升了起来。”

    谈起读书,曼努埃尔倒是没有查士丁尼和阿莱克修斯那种烦躁的样子,讲的头头是道。

    以撒点点头,拍拍自己身边的椅子,曼努埃尔顺从地坐过来。

    “阿莱克修斯最近学的怎么样?”

    “挺……挺好的。”

    曼努埃尔讪讪回答道。

    “唉,算了,随他去吧。”

    以撒摆摆手,叹息一声。

    他十分清楚,自从查士丁尼休学后,在自己制定的考核制度里,阿莱克修斯的文化成绩再也保不住倒数第二的位置,降到了最后一名。

    查士丁尼倒不是不学文化,只是总喜欢触碰规则,经常旷课出去胡闹。

    阿莱克修斯也一样,上课拿着磨刀石噌噌磨剑,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每次以撒想管一管他们哥俩时,莱昂诺尔都非常护犊子,声泪俱下地历数以撒之前的“罪恶”,说他丢下母子几个到处乱跑,一跑就是几月几年,弄得以撒也觉得有些亏欠,索性选择尊重他们的个性,只在大方向上加以把控。

    “但他在马术和剑术上一直都是第一,巴西利厄斯教授也夸他剑术底子好!”

    曼努埃尔急忙安慰道。

    “光学剑术可不行,以后还是得让他跟着将军们学军略,你也一样。”

    “对了,前几天让你调查的几件事有眉目了吗?”

    以撒坐直身子。

    “我带人走访了君士坦丁堡的八个区和城外的几个乡镇,已经有了一些结果。”

    曼努埃尔招来侍从,吩咐几句,不一会儿,侍从拿着几张文书过来,递给以撒。

    “第一件事,关于君士坦丁堡的供暖问题。”

    “虽然不少富人在冬季都会到南方越冬,但大部分市民都没有这个能力,也没有这个打算。”

    “在此之前,君士坦丁堡市民主要采用木柴和木炭作为取暖物,每年这个时候会有工人从城外砍伐木头,烧成木炭,运往城中售卖。”

    “部分富人还会专门购买昂贵的果木,烧起来有一股好闻的香气。”

    “您之前推广的煤炭取得了一定成功,但存在许多问题。”

    以撒点点头,专心地看着报表。

    这年秋天,鉴于越来越冷的天气,以撒在色雷斯地区找到了几处小型煤矿,准备用于君士坦丁堡的供暖。

    “煤炭燃烧起来烟雾很大,味道十分难闻,很多人都受不了,稍微有钱一点的家庭都不会使用。”

    “但是,煤炭的价格十分低廉,在比较贫穷的几个区和君士坦丁堡城郊卖得不错。”

    “所以我说,只取得了部分成功。”

    以撒略略读完报表,也是微微皱了皱眉。

    煤炭很早就为人知晓,英格兰地区拥有富饶的煤矿储备,不少人将这种黑黢黢的东西用作燃烧物。

    这个时候,西方世界在对煤炭的运用上还远远比不过东方,华夏文明在大宋王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大规模使用煤炭,每年冬天还会有专门的政府部分负责将外地的煤炭运往汴梁。

    除了取暖,大宋王朝还试着利用煤炭炼制金属,寻找木炭的廉价替代物,并取得了相当大的突破。

    而在15世纪的欧洲,煤炭并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取暖和炼铁依旧以木炭为主。

    “算了,能够减轻一些家庭的生活负担,这也是一件好事。”

    “君士坦丁堡将近二十万人,总会有穷人,市场依旧广大。”

    “还有北马其顿地区,那里更加寒冷,经常冻死人,我也会让人去那边勘探矿物,争取让百姓的生活质量好一些。”

    以撒合上报表,揉了揉眼睛。

    希腊地区在发展近现代工业上没有什么优势,煤矿本就不多,还都是些褐煤,品质极差,用以取暖都不被人看好,炼铁更是别想。

    以撒记得马其顿地区有一座大煤田,可以试着开采一下。

    当然,也是最差的褐煤。

    东欧的顿巴斯地区倒是有一座巨型煤矿,烟煤和无烟煤都很多,但开采技术上不去,只能留给子孙。

    无论如何,保留一个使用煤炭的楔子,也许哪一天就会取得技术突破。

    “第二,酒。”

    “依照您的指示,我将市面上的酒做出了分类,分为烈酒和淡酒。”

    “淡酒包括各种葡萄酒,啤酒,果酒和蜂蜜酒,东帝国的百姓嗜好葡萄酒,无人不喝,这是非常大的一笔生意。”

    “这些淡酒酿造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不少家庭都会酿造自己的酒,但上好的葡萄酒还得看各大知名酒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