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帝国孤儿院-《1444,拜占庭再起》


    第(2/3)页

    “他们没加香料,你应该好好想想这是为什么,难道是他们不喜欢么?”

    以撒看向查士丁尼。

    “我们这里不产香料,只能从东方买,价格居高不下,他们自然吃不起。”

    “这也不是我的过错啊。”

    查士丁尼抱怨道。

    “他们缺香料,那我们就去东方要,他们缺肉,我们就引进更好的牲畜,他们连粮食都缺,那就得尽快对外购买,平抑粮价,同时开垦荒田,填饱百姓的肚子。”

    以撒徐徐说道。

    “作为一个君主,百姓有什么问题,你就得帮他们解决,他们的日子过好了,自然就会拥护你。”

    “百姓们才不会在乎你建立了多么伟大的功绩,击败了多么难缠的强敌,他们在乎的就是衣食住行,吃好穿好,这就够了。”

    “你要时刻记住,自己代表的是一个国家,是几百万的人民,让他们过得好,比什么都重要。”

    以撒指了指自己面前的海鲜汤,看向长子。

    “今天早上我去迦太基造船厂,路上遇到了几名渔夫,海产是他们送给我的,面粉是你弟弟自己种的,我特地命厨子按照普通百姓的标准来做这道菜,就是为了让你明白这个道理。”

    “要想了解社会现状,绝不能偏听官员们的一面之词,绝不能完全相信他们的报表,去市面上走走,看看百姓在吃些什么,穿些什么,这就够了。”

    “而且,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饮食文化非常重要,你想想,当一个外族人像我们一样吃喝,像我们一样生活,那他就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集体,再也分不清彼此。”

    “当经济发展起来,人民生活安定而富裕,包括饮食文化在内的各种文化自然会蓬勃发展,这就能起到很好的同化效果,比马匹和刀剑更加强而有力。”

    说道这里,以撒顿了顿。

    “至于那些被我们伤害过的民族,只要我们的文化足够繁荣,只要我们的科技足够发达,只要我们的人民生活水平更高,只要我们能够彻底让他们生不起一点反抗之心,他们自然会向我们靠拢,自然会争着抢着来当罗马人。”

    “明白了吗?”

    “这些道理我都懂。”

    查士丁尼轻轻点头。

    “论发展生产,支持文化,我不太懂,也不太喜欢管这些事情,可以交给信得过的大臣,我对自己的眼光一向很自信。”

    “在我看来,正如您刚才所说,只要我们可以带领百姓过上好日子,他们自然会支持我们,文化和科技也会自然而然地蓬勃发展。”

    “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财富,只要我们足够有钱,只要百姓足够有钱,我们的统治就不存在危机。”

    查士丁尼摇摇头,将海鲜汤一饮而尽。

    “陛下,您对百姓已经很好了,我小时候随家中长辈去过英格兰,在那里,不少贵族依旧保持着几百年前的专制统治,林子,鱼塘,海产,蜜蜂……全都是属于贵族的,百姓要想使用,还得交上沉重的税赋。”

    阿尔布克尔克放下餐盘,摸出手帕擦嘴。

    “在很多地方,百姓明明守着海滩,却连海鲜都吃不起。”

    “您将这些资源的使用权全部放开,让百姓自由发展,看上去什么都不管,实际上蕴含着大智慧啊。”

    “我前几天去马场买马,一路上看到的尽是一片生机,在葡萄牙,不少农户都养不起四个以上的孩子,但您的人民好像从来不会为了这些事情而发愁。”

    阿尔布克尔克喝下一口酒,看向以撒。

    “听说,他们孩子太多,负担太大后,还可以将多余的新生儿交给您,不用像以前一样抛之荒野,或者坐视他们活生生饿死,是么?”

    “是的,这是我最新颁布的法令,一对夫妻在生育第五个孩子时,如果实在负担不起,可以将孩子交给帝国孤儿院,由我们进行抚养,一直到十四岁成年为止,无论民族,无论语言。”

    “除了这些孩子外,父母双亡的孤儿也可以加入孤儿院,父亲在战场上牺牲的孩子会加入军属孤儿院,和帝国孤儿院不是一个系统。”

    以撒见他感兴趣,微笑着点点头。

    “现在,全帝国只有三所孤儿院,分别位于君士坦丁堡,迦太基和帖撒罗尼迦,共计两千三百多个孩子,从刚出生到十二岁都有。”

    “在战场上失去丈夫的妇女将在这些孤儿院中担任护工,照料孩子,也能领取一份薪水,贴补家用。”

    “真是个好计策,陛下。”

    阿尔布克尔克感叹道。

    “这样一来,小偷和强盗会减少很多,在孤儿院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也将成为巴列奥略家族的忠实拥蹙。”

    “但恐怕比较花钱吧?”

    “的确,有些商人会向孤儿院定期捐款,但大头还是我们来出。”

    以撒说道。

    “最近类似孤儿院的民生工程非常多,要不是我在印度大挣了一笔,还真出不起这个钱。”

    “现在又快没钱了,只能再去管印度人要了。”

    以撒笑起来,查士丁尼也跟着大笑。

    阿尔布克尔克看了看父子二人,无奈地撇撇嘴。

    不愧是亲生父子,敛财的手段出奇地一致。

    能抢别人的,绝不用自己的。

    能剥削其他人,绝不亏待自己人。

    “说得好,陛下,印度人软弱可欺,偏偏占据了那么多的财富,这是对上帝的一种亵渎,印度的财富理应属于最伟大的君主。”

    想到这里,阿尔布克尔克连灌几口酒,脸上升起淡淡的红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