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统一度量衡-《1444,拜占庭再起》


    第(2/3)页

    以撒将咖啡饮尽,接着看下去。

    这位基尔瓦王子还算不错,生怕东罗马帝国弃他而去,还特地将长子送到埃斯特旺的船上作为质子,以示绝无反悔之意。

    从桑给巴尔岛启航后,埃斯特旺绕过基尔瓦,直接沿着东非沿岸抵达了北边的马林迪港。

    马林迪苏丹看见如此庞大的舰队,顿时大吃一惊,对自己的选择也愈发庆幸。

    短暂休整后,马林迪苏丹向埃斯特旺简单讲解了一下南边宿敌蒙巴萨城邦近来的情况,并提出共同作战,彻底征服蒙巴萨。

    原来,在这两年里,蒙巴萨苏丹为了避免东罗马帝国后续舰队的再一次打击,开始向周边的穆斯林大国求援,不仅向基尔瓦王朝派出了使节,还找上了马穆鲁克甚至是奥斯曼。

    可惜的是,并没有任何一个势力愿意向蒙巴萨伸出援手,马穆鲁克没有做出任何答复,而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则以极大的热情接见了蒙巴萨的使节,耐心地听完了他的诉苦,表示将坚定地与穆斯林兄弟站在一起,抗击基督徒的入侵,然后就没有下文了。

    至于南边的老宗主基尔瓦,他们最开始的确向蒙巴萨派出了一小队援兵,但行至半路,原先的苏丹在内乱中战败被杀,新苏丹为了稳固国内局势,又将这支部队撤了回来。

    埃斯特旺答应了马林迪苏丹的请求,故技重施,再次用绝对的海上霸权封锁了蒙巴萨,扰乱他们的军心。

    接着,一千五百名来自东罗马的武装水手伙同三千名马林迪士兵包围了蒙巴萨城,彻底切断了蒙巴萨和外界的联系。

    蒙巴萨坐落在东非海岸上,是一个贸易城邦,自身产出极其有限,无法自给自足,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补给严重不足,商人们对苏丹的质疑声越来越大。

    内忧外患下,不愿投降的蒙巴萨苏丹选择孤注一掷,带着全部的士兵踏出城市,和联军在城郊展开血战,兵败身死。

    蒙巴萨城邦灭亡后,东罗马帝国和马林迪城邦划分战果,蒙巴萨城归属东罗马帝国的印度总督区,北边的一些附属城镇和附属乡村归属马林迪城邦。

    随后,马林迪苏丹和东罗马帝国签署和保护协议,承认自己是东罗马皇帝的臣子,作为回报,东罗马帝国会支持他向北边扩张,夺取索马里诸国的贸易利润。

    自此,东罗马帝国在东非高原获取了第一块土地,和印度次大陆的往来更加便利。

    埃斯特旺在蒙巴萨城留下了三百名水手,并与当地商人签署协约,依靠蒙巴萨苏丹留下来的金钱组建了一支七百人的仆从军,修筑城墙,建设港口。

    此后,埃斯特旺终于踏上了前往印度的旅途,顺利抵达卡利卡特港,由于港口防备森严,没有太好的机会,只能进行正常贸易,并指派来自马林迪的商人搜寻书籍,工具和技工。

    随后,埃斯特旺带着五百名武装水手在印度东南部的锡兰岛登陆,占据了一座中型海港,在这里发现了不少芒果树,于是依照当地语言将此地定名为科伦坡港。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埃斯特旺继续率领水手攻打岛上的其余势力,这些土著非常落后,不仅士气低下,连铁质武器都没有多少,根本没有抵抗能力。

    接连遭遇几场败仗后,锡兰岛上的几个土著小王国先后向埃斯特旺臣服,服从东罗马帝国印度总督区的管辖。

    埃斯特旺在这里留下了一百名水手和一些教士,强迫土著为科伦坡港修筑城墙。

    然而,回到卡利卡特没多久,扎莫林就发现了马林迪商人的行径,大发雷霆,命令埃斯特旺交出书籍和工匠,并立即离开。

    埃斯特旺当场翻脸,开炮轰城,击毁了几艘卡利卡特的舰船,带上香料,书籍和工匠离开港口,踏上归途。

    以撒合上书信,一脸苦笑。

    无论在什么地方,书籍和工匠都是珍贵之物,印度人再蠢,也不可能坐视以撒将他们运回欧洲。

    这次航行造出了不小的声势,阿拉伯商人肯定会有所动作,也许会组成一个联盟来反抗东罗马帝国对印度洋贸易的干涉。

    不过,相比于原时空,他们没有奥斯曼帝国,马穆鲁克苏丹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支持,光凭他们自己,绝对不是以撒的对手。

    阿拉伯人的海军已经落后了几个时代,这种技术上的代差已经不是数量可以弥补。

    原时空中,阿拉伯人在奥斯曼,马穆鲁克和威尼斯的帮助下,聚集了上千艘小舢板围剿葡萄牙王国的十几艘舰船,却被打得大败而归。

    想到这里,以撒的心情愉快了不少,处理政务带来的疲倦一扫而空。

    以撒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看看时间,已经快到傍晚,以撒推开门,却和赶来的乌尔里希撞了个满怀。

    “又有什么事吗?乌尔里希?”

    以撒没好气地问。

    “是的,陛下,很抱歉打扰您。”

    乌尔里希微笑着鞠了一躬。

    “招商引资遇上了什么困难?”

    以撒叹一口气,吩咐宦官倒上两杯咖啡,坐回书桌前。

    “陛下,招商引资非常顺利,正如我之前跟您说的,东罗马帝国是一片投资者的热土,大量有价值的东西还没有被开发出来,很多商人就等着您放开管制呢。”

    乌尔里希的嘴角微微翘起。

    “您的租地农场开始收获了,第一轮租金收到了吗?”

    “收到了,的确比原来多了不少。”

    以撒点点头。

    “但还是不够啊。”

    “不够?”

    乌尔里希十分疑惑。

    “我今天还在报纸上看到,您的第二批东印度商船满载而归,这么庞大的财富归您所有,您还觉得不够?”

    以撒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白羊王朝的事情你都听说了吧?”

    “是的,陛下,报纸上写了。”

    乌尔里希一愣。

    “难道您希望趁这个机会攻打奥斯曼人?”

    “我的确有这个意愿。”

    以撒沉吟道。

    “奥斯曼还占据着大半个安纳托利亚,人口众多,军力不弱,没有那么容易倒下。”

    “如果我们要进军安纳托利亚,他们在爱琴海沿岸修筑的一系列堡垒会是非常大的阻碍,我们肯定会付出非常大的代价。”

    “况且,安纳托利亚不是北非和保加利亚可比,就算奥斯曼倒台,高原上数量众多的突厥部族也会给我们带来很大的麻烦。”

    “再者,中亚很乱,不少土库曼部族向西迁移,这又大大提高了奥斯曼的实力,让他们可以暂时拉出非常多的部队。”

    以撒叹了口气。

    “他们内部当然会有冲突,但在吉哈德圣战的旗号下,他们很可能会联起手来,共同对抗身为异教徒的我们。”

    “况且,就算我可以打赢奥斯曼,也必须要耗费大量时间和大量金钱来稳固在安纳托利亚的统治,光是维稳就需要海量的金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