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丁香之岛-《1444,拜占庭再起》


    第(2/3)页

    “但是,这条航线的暴利人尽皆知,只要能有三分之一的舰船满载香料地回到迦太基,从中获取的利润就足以建造十倍于损失的新舰船。”

    船长停下笔,从口袋中掏出一个象牙烟斗,装上烟丝,抽起烟来。

    “在上封信中,你告诉我说,你已经被录取到航海学校,但不知道该选择海军学院还是远洋学院,想听听我的建议。”

    “我想说的是,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有能力决定自己的未来,无论你选择什么,我都会保持尊重,并送上真挚的祝福。”

    “如果你选择海军学院,我会感到庆幸,因为远洋水手的伤亡率远远高于海军官兵,航海英雄陵园中已经承载了父亲的心脏,未来也将承载我的,我们家族不需要另一颗勇敢的心来增光添彩,需要的是一个安稳的支系,一份源远流长的血脉。”

    “如果你选择远洋学院,我会感到荣幸,因为航海是我们家族的宿命,因为眼下正是航海英雄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你很难再找到一位对航海事业如此上心的皇帝,很难在其他君主那里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

    “无论如何,愿你好运,愿你安康,愿你得到耶稣基督永恒的祝福。”

    船长顿了顿,在信的末尾写下自己的名字。

    “你的兄长,莫桑比克总督,科摩罗伯爵,巴尔托洛梅乌·迪亚士。”

    “1473年8月25日,于印度洋上。”

    迪亚士在信上盖好印章,封上火漆,收进抽屉。

    走出船长室,来到甲板,乌云已经散去,阳光普照,远方的岛屿已经遥遥在望。

    桑给巴尔岛,印度洋西部的明珠,与肥沃的非洲大陆隔海相望,北可联络蒙巴萨与马林迪,南可干涉基尔瓦苏丹国,是非常不错的桥头堡。

    桑给巴尔曾经是基尔瓦苏丹国的附属城邦,不久前,基尔瓦内乱,桑给巴尔岛及北边的奔巴岛落入东罗马帝国之手,这里采取酋长政治,东罗马总督将岛屿的统治权分配给一个个大酋长,给予包税权。

    埃斯特旺死后,桑给巴尔发生叛乱,赶回来的阿尔布克尔克用铁腕手段镇压了叛乱,把五个挑头的大酋长抄家灭族,牵连致死者达到三千,剩下来的大酋长均被迫皈依东正教,再不敢生出反叛之心。

    阿尔布克尔克将这座岛屿作为印度总督的临时行辕,在这里聚集舰队,准备跟阿拉伯联盟进行决战。

    阿尔布克尔克发挥桑给巴尔本地优势,准备将其打造成商品集散地和奴隶贸易口岸,将其建设成“东方的比林奇”。

    由于太过遥远,东罗马帝国在东印度方向没有任何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殖民地,没有移民,没有同化政策,传教行为也多为自发,仅仅将占领的岛屿和港口看做原材料产地和商业支点。

    阿拉伯文化也是成熟的文化,伊斯兰教更是侵略性最强的宗教,通过少数移民根本没办法同化,包税人统治已经完全足够了。

    阿尔布克尔克也并非无脑蛮干之人,遵从了皇帝的指示,命令归顺自己的阿拉伯商人前往印度尼西亚买来了丁香种子,在桑给巴尔试种丁香,并迅速获得了成功,这里水土优异,种出来的丁香花甚至比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原产丁香更胜一筹。

    在这个时候,丁香可是极其珍贵的香料,不仅可以用来制作食物,还能制造香水和香粉,利润极高。

    于是,东印度公司的第一个分公司应运而生,皇家丁香公司马上就会在君士坦丁堡证券交易所上市招投。

    已近黄昏,舰队徐徐靠岸,船上的军官们指挥着水手操纵风帆,迪亚士扫视着一排排的军舰,军舰也用黑洞洞的炮口回应着他。

    “这是要干大事啊。”

    迪亚士喃喃说道。

    加上他所带来的十艘军舰,此时的桑给巴尔港共计停靠着三十八艘东罗马舰船和为数更多的阿拉伯仆从舰船,这是一支非常庞大的力量,足以毁灭任何一个阿拉伯商贸城邦。

    “迪亚士伯爵,请随我来,总督大人正在等您。”

    码头上,一支雇佣兵卫队走了过来,佣兵队长向迪亚士鞠躬致意。

    迪亚士看了看他们的着装打扮,点点头。

    这是新色雷斯的民间雇佣兵,佣兵队长是希腊裔移民,佣兵队员则为混血或纯血的科伊桑人,之前曾受雇前往波斯,东罗马帝国和白羊王朝议和后,他们接受了阿尔布克尔克的雇佣,守卫桑给巴尔岛。

    由于新色雷斯是东罗马帝国第一个正规殖民地和犯人流放地,经营时间最长,希腊裔移民最多,且多为独身男性,当地的混血罗马人越来越多,并已经渐渐长大,他们将成为南非开拓和东印度殖民的主力军。

    这些混血罗马人也在殖民浪潮中占到了不少便宜,他们在君士坦丁堡可能是下等人,但在殖民地可就能一跃成为大地主和大种植园主。

    迪亚士抛开杂念,骑上战马,跟着佣兵队走向总督宫。

    总督宫上虽然飘扬着东印度公司的旗帜,但具有鲜明的阿拉伯特色,显然是刚刚夺下不久。

    “茶?咖啡?葡萄酒?”

    敲开书房的木门,迪亚士见到了埋头画图的阿尔布克尔克。

    “葡萄酒吧,其他的喝不惯。”

    迪亚士回答道。

    “保罗呢?”

    “会见马林迪的代表团,这本来就是他该干的事。”

    阿尔布克尔克简单地说,摇响铃铛。

    不一会儿,一位黑仆为两人端上葡萄酒。

    “怎么不是位年轻貌美的女士?”

    迪亚士打趣道。

    “战争时期,就连贡萨洛都不会贪念女色。”

    阿尔布克尔克也扯出一抹笑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