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托莱多和约-《1444,拜占庭再起》


    第(1/3)页

    巴勒莫城,一座靠海城堡的餐厅里,以撒与一位中年教士共进午餐。

    海路畅通后,餐桌上的食物琳琅满目了起来,糖渍玫瑰,盐腌鹌鹑,奶油蛋糕,蘑菇浓汤,柠檬奶酪,大麦克香蕉……从美味的正餐到饭后的水果,应有尽有。

    然而,正对面的教士却对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不屑一顾,默默地啃食着略微撒了点盐花的干面包,就着冷水填饱肚子。

    几次三番地劝说后,见对方还是固执己见,以撒干脆不再管他,快速解决面前的食物后,读起了教士带来的信件。

    “致亲爱的父亲,尊敬的皇帝,当您看到这封信时,我正在托莱多城,与卡斯蒂利亚的各方势力商讨协约。”

    “各个王国,各个领地,各座城市,他们都派来了自己的使节。”

    “葡萄牙的使节早就到了,法兰西国王的信使也已经抵达托莱多城了,阿拉贡的使节正在路上,勃艮第公爵战死后,法兰西人已经不愿继续支援他们。”

    信是查士丁尼写来的,但娟秀而美观的花体字显然出自伊莎贝拉之手。

    “实话说,卡斯蒂利亚的政治形势差到了极点,根本没办法在短时间内彻底理清,我和伊莎贝拉只能在离开这里前,争取为卡洛斯赢得更大的支持。”

    “贡萨洛的哥哥,“拥王者”阿隆索是拥戴卡洛斯的最大功臣,他得到了公爵的爵位,阿尔梅里亚港和王国最高元帅的世袭权。”

    “托莱多大主教丰塞卡,高级教士冈萨雷斯,这两人虽然没有明确支持卡洛斯,但也对首鼠两端的费尔南多没什么好感,我准备允许丰塞卡留任大主教之位,并担任王国宰相,冈萨雷斯则得到萨拉曼卡主教之位。”

    “恩里克先王留下来的老骑士唐璜依然守卫着胡安娜最后的一座城堡,我没有打搅他们,他们的意志已经影响不大了。”

    “但在前几天,我收到了阿方索舅舅从里斯本寄来的信,他告诉我说,不希望看到胡安娜受到任何伤害,也不希望我照您说的那样,把她关进修道院,她的父亲也许不是恩里克先王,但她的母亲一定是若阿纳姨母。”

    “就在去年,若阿纳姨母因病去世,死在了距离托莱多很远的乡下小城堡里,几乎是孤苦无依,连医生都没能请到,母亲十分伤心,要求我派兵将她的遗体运往里斯本,交给阿方索舅父,认为是卡斯蒂利亚的丑恶宫廷伤害了她。”

    “母亲知道您大概不会对若阿纳的子嗣们抱有善意,直接将信件寄到了我这里,特地叮嘱我友善对待胡安娜,还要求我寻找若阿纳姨母的其他私生子,至少也要给他们一个还算富足的生活。”

    “我找到了若阿纳姨母的几个私生子,让他们担任卡洛斯的侍从,这些人是毫无继承权可言的,会因为还算亲近的血缘关系陪伴在卡洛斯的身边,我认为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以撒喝上一口葡萄酒,继续读下去。

    “舅舅和母亲给我提出了一个解决继承争议的办法,想把胡安娜嫁给卡洛斯,我对此并不反对,伊莎贝拉虽然有些不满,但还是会为卡斯蒂利亚的稳定着想。”

    “在卡斯蒂利亚北方,也就是他们所谓“旧卡斯蒂利亚”的地方,仍然有不少贵族在心底里倾向于胡安娜,即使他们自私自利,不愿为胡安娜提供什么资金和军队。”

    “我想,如果卡洛斯与胡安娜联姻成功,费尔南多就真的没有任何理由来干涉卡斯蒂利亚局势了,我在塔霍河南岸趁着战争清扫了一大批顽固贵族,支持我们的贵族和教士也能得到足够多的利益,他们已经被连番战乱伤透了脑筋,人心思定,也不会太过反对。”

    “您之前说,伊比利亚的事情由我全权负责,但我还是想听听您的意见。”

    接着,查士丁尼又交待了一下军队状况和统治情况,认为伊比利亚远征军已经不堪久战,卡斯蒂利亚也是遍地盗匪流寇,继续战争已经没有意义,应该尽快签署和约。

    “最后,我还想向您介绍一位真正的人才,此人为伊莎贝拉引荐给我,经过两个小时的谈话后,我认为他是一位真正的有责任心也有手段的好基督徒。”

    “此人名叫希梅内斯·德·西斯内罗斯,是一位教士,拥有马德里大学与萨拉曼卡大学的双学士学位,在梵蒂冈教廷担任过圣职,现在回到了卡斯蒂利亚。”

    “我打算让他成为卡洛斯的神学和法学教师,等丰塞卡大主教和冈萨雷斯教士逝世后,他有足够的能力担任新的托莱多大主教和王国宰相。”

    “我派他为您带来了这封信件,您可以与他谈谈,或许会明白我的用意。”

    “无论如何,巴列奥略高于一切,家族荣耀亘古长存。”

    “您的长子,查士丁尼·德拉加什·加提卢西奥·卡佩·勃艮第·阿维什·巴列奥略。”

    以撒忽略了查士丁尼在全名上的过分严谨,放下信件,看向对面的西斯内罗斯。

    西斯内罗斯穿着简朴的粗布衣物,戴着木质十字架,正咽下最后一口干面包。

    希梅内斯·德·西斯内罗斯,在西班牙历史上,这可是个鼎鼎有名的大人物,无需查士丁尼的介绍,以撒当然知道他。

    原时空中,“天主教双王”的统治时期是西班牙帝国三百年基业的真正奠基期,西班牙三战立国,完成了从政治到军事到教会的全方位改革,又从世界各地掠夺了数不尽的财富,从欧洲边角的蛮荒之地成为了真正的世界霸主。

    推动这场变革的三驾马车中,除了统管一切的伊莎贝拉女王和战无不胜的贡萨洛大元帅之外,最后一个便是这位西斯内罗斯大主教。

    至于阿拉贡国王费尔南多,他的贡献就很小了,在卡斯蒂利亚也没得到太多支持,伊莎贝拉一死,他就直接丧失了对卡斯蒂利亚的控制权,卡斯蒂利亚和阿拉贡几乎再度分裂。

    西斯内罗斯是个土生土长的卡斯蒂利亚人,破落贵族出身,从小便投身于天主教事业,博览群书,学富五车,是个崇高的理想主义者。

    在这个时代,天主教教会已经十分腐朽,中高级教士借着上帝之名敲诈百姓,自己则公然践踏基督教传统道德,酗酒,嫖娼,鸡奸,包养情妇……他们的生活花天酒地,放荡奢侈。

    西斯内罗斯则与这些人截然相反,他的心志极其坚定,以最严苛的古老基督教准则要求自己,过着禁欲和苦修的艰苦生活,笃行方济各派理论,穿麻布衣服,吃粗茶淡饭,睡干草床铺,在物质上几乎没有任何需求,对荣耀和权力也不屑一顾,他只在乎自己的信仰,将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耶稣基督的事业。

    原时空中,在伊莎贝拉和诸位高级教士的再三请求下,西斯内罗斯才满不情愿地从苦修中出山,登上庙堂,成为了托莱多的大主教和卡斯蒂利亚的王国宰相。

    西斯内罗斯在任期间,卡斯蒂利亚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教会改革,这位真正的理想者用铁腕手段清扫着卡斯蒂利亚教会的污垢残渣,要求他们与自己一样学习古老使徒的苦行精神,严禁奢靡,兴利除弊,甚至将不少包养情妇的教士逼成了穆斯林。

    在他的改革下,卡斯蒂利亚的天主教会成为了整个欧洲最为虔诚而最为简朴的天主教会,享乐之风为之一滞,西斯内罗斯用节约出来的大量金钱支持圣战,开展教育,限制贵族,强化王权,关注贫苦,推行慈善,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西班牙民众对教会和宗教的看法,使西班牙真正成为了“天主之国”。

    后来,诞生于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之风吹遍了半个欧洲,哪怕被誉为“天主长女”的法兰西王国都爆发了耗时长久的胡格诺战争,但西班牙几乎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民众们笃信天主教教义,也相信西班牙教会。

    当然,从后人的视角来看,西斯内罗斯是一个大力鼓动宗教独裁的极端主义者,他将伊比利亚最后的宗教包容政策全部打破,狂热地控制着西班牙各地的宗教法庭,勒令摩尔人皈依基督,用最暴力的手段屠杀和驱赶非基督徒,在促进了西班牙民族认同的同时,也让他们丢失了大量的工商业者。

    西斯内罗斯没有妻子,没有儿女,没有封地,尽管他的法定收入十分惊人,但直到死去,他的私人财产也只有一堆破旧衣物。

    对于这种纯粹者,以撒虽然并不认同他的理念,但还是会对他秉持应有的尊重。

    “西斯内罗斯……你吃得还算满意?”

    以撒寻找着话题,用拉丁语说道。

    “很满意,陛下。”

    西斯内罗斯也用流利的拉丁语回答着,有些惊讶。

    “没想到您的拉丁语说得这么好。”

    “罗马帝国的官方语言,自然得认真学习。”

    以撒思索着。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