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以撒点点头,走向一道城墙,抚摸着已经凝固下来的混凝土墙面。 自从东罗马帝国在色雷斯地区开展新村运动以后,建筑行业迎来爆发,大量的资金涌入建材市场,水泥厂,石灰厂,采石场,采沙场……各式各样的工坊或矿场冒了出来,需求刺激了生产,完整的产业链逐步建立,成本被一步步平摊,到现在,水泥的价格已经不算太高,河沙与大理石也乘着这场春风而不断降价。 再者,帝国矿业大学的石材系与君士坦丁堡大学的工程系还在以撒的资助下不断地探索更好的原材料配比和更好的水泥添加剂,通过先进的技术来尽可能地提高效率。 现在,东罗马帝国主要掌握了两种可以用于混凝土添加剂的天然材料,分别是硼砂与石棉,前者可以通过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来方便大规模施工,后者则可以大大提升混凝土建筑的稳定性与强韧度,在防冻防裂方面也有不错的成果。 石灰,大理石,河沙,硼砂,石棉,黄铁矿渣……对于东罗马帝国来说,这一系列的建筑材料简单而易得,爱琴海沿岸虽然缺乏优质煤铁,但建筑材料可是无比丰富,安纳托利亚拥有着世界上最多的硼砂储量以及最多的大理石和花岗岩储量,用于混凝土添加剂的石棉可以从新色雷斯开采得到,用于制作水泥的黄铁矿渣更是由于冶铁业的繁华而价格极低。 此外,石灰石和硼砂均能用于玻璃制造业,这不仅是化学工业的先驱,也是撬开微观世界的大门,东罗马帝国在这方面可谓是得天独厚。 登上一座山坡,以撒看着一座座拔地而起的堡垒,心中涌出一丝自豪之情,等奇里乞亚长城完工后,穆斯林游牧部落要是在想西进洗劫,他们就只能从一片荒芜的卡帕多西亚进入南北加拉太——在以撒的默许下,那里已经没什么有价值的城市和乡镇了。 太阳高高挂在头顶,将温暖洒满整片大地,冬季即将过去,山间的积雪悄然融化。 …… 印度洋北部,南亚次大陆南方,斯里兰卡岛。 斯里兰卡岛是东罗马帝国在印度洋上的统治核心之一,东印度总督府便设在岛屿西部的港口中,这里的物产虽然算不上丰饶,商业价值一般,但至少地理位置优越,不用深度介入印度诸国的陆上争端,可以凭借海峡之利隔岸观火,将海军霸权发挥到极致。 目前,东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已经通过怀柔手段和军事强权压服了诸位斯里兰卡王公,包括科伦坡在内的西南方由总督府直辖,其余土地依然由本地王公统治,他们会与总督区签署保护协议与商贸条约,服从东印度公司的管控。 至于信仰,斯里兰卡岛以上座部佛教为主,东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在以撒的指示下执行了宗教宽容的政策,并没有用强制手段迫使其皈依东正教,而是采取了较为温和的传教方针,保护了康提圣城不受侵犯,给予了那里的僧侣不少自治权力。 当然,作为后世者,以撒拥有着超脱时代的先见之明,他十分清楚,斯里兰卡的佛教已经在之前的外族入侵中遭到过严重破坏,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复兴,但内部组织已经大不如前,是可以通过温和手段让他们逐步皈依的,没有大肆迫害的必要。 原时空中,斯里兰卡的数次佛教复兴,无一例外是从临近的缅甸吸纳了大量佛教僧侣与佛教知识,东印度总督区虽然宽容对待本土佛教,但却对外来僧侣秉持严厉禁止态度,一旦发现,当即驱逐。 数年时间过去,在温和政策的指导下,斯里兰卡岛已经逐步稳固了下来,正在成为东印度公司进入印度次大陆的坚固桥头堡。 科伦坡城外,位于山坡上的总督府中,阿方索·德·阿尔布克尔克看着脚下的城市和城外的茶园,静静地抽着雪茄。 就在前不久的三月初,他收到了从埃及而来的政府公文,得知了帝国中央的战争计划,并立马开始了自己的准备。 “总督阁下,一切就绪。” 一个声音从背后传来,这是他的秘书官。 “已经可以确认,莫桑比克总督和东非总督同样收到了公文,他们也在为计划做最后的准备。” “很好。” 阿尔布克尔克简短地说。 “听说,一些探员很早就抵达了东非,他们也将参与到这次计划中,是这样吗?” “是的,阁下。” 秘书官回答道。 “在计划中,他们将听命于您,并向您提供帮助。” 秘书官顿了顿,回忆着。 “他们似乎来自于一个新成立的情报分部,人数很少,好像叫哈迪斯。” “哈迪斯……死神,冥王,好名字。” 阿尔布克尔克笑了笑,将雪茄扔在一边,披上斗篷。 “以上帝与皇帝之名,随我来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