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那人坐在车子前方,从背后摸出一份文牒,上面的印记正是工部的大印。 “原来是工部的大人,请进!” 工部和礼部联合建造桂花楼的花灯,虽然当今陛下严令禁止浪费,但官员们哪里敢怠慢,陛下可以不说,但他们不能不做。 大量的木材被运送进去,在桂花楼前十丈之处,立起了花灯。 花灯大概就是一个球形,类似于明月一般,又像是一颗巨大的夜明珠,没有什么花里胡哨,只是单纯的好看,既符合陛下简单的要求,也不简陋,符合大唐的面子。 马车缓缓驶入桂花楼范围,那人抬起头,笑了笑,正是之前和突厥人一起说话的唐人。 明明是唐人,他对当今陛下却充满了恨意。 “哼,太子,齐王,过几日,你们就大仇得报了!” 这人大手一挥,身后的两个壮汉就开始搬东西。 如果有人在这里,听到这人自言自语话,定然会明白,这人可能就是李建成余孽。 而且,这人和工部之中,某些官员极为熟络。 随着夜色渐渐深沉,后山之上的学堂也开始缓缓地成型。 基本的地基打好之后,木材的堆砌用了不到一天就完成了,李辉检查着那些梁柱的安全性,随后点头表示满意。 “齐平先生,明日工程结束,让大家集体聚餐。” 现在食堂也不一定够用了,很多时候,吃饭都是在食堂里分开进行的,对于七十个家臣来说,他们倒是没有感觉,毕竟吃饭这个过程只有一炷香时间,过了,他们就算是只吃了一口,也得站起身来,收拾碗筷离开。 这是侯爷的硬性规定。 仆役们就有点难受了,这些人如同虎豹一般,饭量极大,他们去到食堂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饭菜都少了一大截,有的人甚至还不够吃。 人一多,每一日侯府的消耗就变得异常巨大。 幸好,家中的暖棚实在是给力,不然粮食和蔬菜都有些紧缺。 王灼灼已经好几天不想出门了,女孩子怕冷很正常,尤其是每一个月总有那么一两天,王灼灼总是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 这时候呢,李辉就在一旁看书,画图,王灼灼就坐在火炉跟前取暖。 “李辉,你说我家里人怎么也不说咱们两个成亲的事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