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商不凡带着三女走向著名餐厅全聚德,不错正是全聚德,水蓝星虽然没有清朝的出现,但这在地球清朝同治年间出现的全聚德,在这里一样是著名的百年老店。 时间线的不同,但有些人两个世界还是有所想通的。 就如这全聚德的创始人——杨全仁,他初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鸭买卖。杨全仁对贩鸭之道揣摩得精细明白,生意越做越红火。他平日省吃俭用,积攒的钱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多。 杨全仁每天到肉市上摆摊售卖鸡鸭,都要经过一间名叫“德聚全”的干果铺,这间铺子招牌虽然醒目,但生意却江河日下,随着时间流逝生意就一蹶不振,濒临倒闭。精明的杨全仁抓住这个机会,拿出他多年的积蓄,买下了“德聚全”的店铺。 有了自己的铺子,该起个什么字号呢?杨全仁便请来一位风水先生商议,这位风水先生围着店铺转了两圈,突然站定,捻着胡子说:“啊呀,这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您看这店铺两边的两条小胡同,就像两根轿杆儿,将来盖起一座楼房,便如同一顶八抬大轿,前程不可限量!” 风水先生眼珠一转,又说:“不过,以前这间店铺甚为倒运,晦气难除,除非将其‘德聚全’的旧字号倒过来,即称“全聚德”,方可冲其霉运,踏上坦途。” 风水先生一席话,说得杨全仁眉开眼笑。“全聚德”这个名称正合他的心意,一来他的名字中占有一个“全”字,二来“聚德”就是聚拢德行,可以标榜自己做买卖讲德行。 于是杨全仁将店的名号定为“全聚德”。接着他又请来一位对书法颇有造诣的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个大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那字写得苍劲有力,浑厚醒目,为小店增色不少。 全聚德菜品经过不断创新发展,形成了以独具特色的全聚德烤鸭为龙头,集“全鸭席”和400多道特色菜品于一体的全聚德菜系,备受各国元首、政府官员、社会各界人士及国内外游客喜爱,被誉为“华夏第一吃”。 商不凡对全聚德的烤鸭也是情有独钟,时不时的都会来吃一次,而且全聚德的其他菜品也是非常好吃,有着独特民族文化。 当然商不凡今天出来也不会错过,早就让小仙女在网上预订了包间,现在已经快十二点,停完车,直接带着杨蜜三女来到潘家园全聚德分店。 潘家园全聚德分店,装潢得古色古香,有着华夏传统的建筑风格,雕栏玉砌,颜色丰富鲜艳,显得大气恢弘,各种挂饰安排得合理,整体布局绝对是大家手笔。 进入一古香古色的包厢,杨蜜拿掉头上的太阳帽,眼上的墨镜,嘴上的口罩,呼口气道:“终于解放了,快点点菜,好久没吃到烤鸭了。” 商不凡笑呵呵的拿起点餐平板递给杨蜜道:“呐,想吃什么自己点,不要浪费就行。” 杨蜜拿过点餐平板就开始和商灵儿、秦良玉凑在一起点菜,商不凡则拿起一旁茶几上的紫砂壶泡茶。 杨蜜三女一口气点了三只烤鸭,还有十来道菜才罢休。点完菜之后,来到商不凡身边开始闲聊,时不时的传来温婉的笑声。 半小时过去,包间门打开,穿着职业旗袍的服务人员开始走菜,一个个精致洁白的瓷盘,装着美食摆放在餐桌上。 第(2/3)页